上海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2021—2035年)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为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以党中央的名义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知产强国纲要”),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知产强国纲要”明确了“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激励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建设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我认为,其中最核心的任务是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产权制度。这是知识产权治理机制科学运行的基础,只有知识产权制度系统完备,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知产强国纲要”为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指明了方向。事实上,这也是近两年我国知识产权界关注的重点,新领域新业态要求法律制度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新技术的发展更依赖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新型法律机制,应加快推进相关知识产权制度的研究和改革,给予新业务和新技术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才能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知产强国纲要”这份国家纲要的出台,让上海“十四五”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有了更明确的行动指南。12月3日,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会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上海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知产强市纲要”)。这是主动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保障激励创新发展的举措。无疑,“知产强市纲要”将在未来一段时期指引上海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上海的知识产权保护会更加严格,更加发挥知识产权运用价值,更加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在推动更多知识产权首创性、引领性改革举措落地方面,上海有浦东这样的全国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等方面已有许多领先全国的经验,“十四五”期间也不会停下改革创新的脚步,将促进上海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全链条”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上海这座对外开放程度很高的城市,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有着很好的实践基础,尤其是在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合作、高端知识产权涉外人才培养等方面,上海都具有相对足够的优势。
以上是关于“上海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2021—2035年) ”专利知识及资讯,正确运用专利创新战略,助力科技兴盛发展。以上是关于专利知识、专利新闻、专利诉讼案例等相关内容,如果你在专利申报、专利使用、专利撰写、专利诉讼、专利答辩等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和我们联系。